读鲁迅小说有感

鲁迅先生,已经不知道多少次在课本上读到他的文章了。“中国近代文学家,思想家,革命家”。但我曾经只是把阅读鲁迅先生的文章当场一项作业来对待,第一次真正用心阅读鲁迅先生的小说,这个暑假还是第一次。

事实上,平心而论,我认为鲁迅第一应该是思想家,然后是革命家,最后才是文学家。众所周知,中国近代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先生的《狂人日记》,在拜读这篇文章后,我的内心充满了两种矛盾的情绪。一方面,因为是白话文的开山之作,因此在语言上还略显生硬,文学性并不算高。另一方面,《狂人日记》可以说奠定了鲁迅先生讽刺犀利的写作特点,是他以笔为枪的革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。但无论怎样,这篇文章的思想性是不可否认的,他成功的创造了狂人这个角色,并且用他之口说出了“封建社会吃人”的事实,要知道在五四运动前,中国还是一片黑暗,皇室和守旧派势力仍然庞大,鲁迅先生在如此黑暗的环境下,几乎是冒着生命危险写出并发表了这篇小说,可见其早已预见了历史的走向一定是民主共和的,不可谓不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。

除了《狂人日记》之外,鲁迅先生还有很多思想富有深度的小说,有些有名,有些则略微逊色,但无一不塑造了出色的人物形象,传达了他反抗封建强权,宣扬民主共和的坚定决心。鲁迅先生最大的特质,是有一种“哀其不幸,怒其不争”的胸怀。看到受苦受难而永无了日,故有其“哀”;看到受苦受难而无长进,故有其“怒”。

读到这些小说时,旧时社会的影像就历历在目。孔乙己,一个本该最清高的知识分子,却沦落到偷书度日的凄惨境地,最终饥寒交迫而死;阿Q,一个平凡的中国人,在窘迫的现实面前变得油滑、错乱,以精神胜利法聊以自慰,最终莫名其妙丢了性命;华老栓,深信着血馒头治病救命的封建迷信,最终还是眼睁睁儿子的生命消逝……尤其是夏瑜这个人物令我印象深刻,在那个时候,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,可人民的思想还是没有解放。夏瑜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,而大众却不支持他。他讲革命道理,人们“感到气愤”;他挨牢头打,人们幸灾乐祸;他说阿义“可怜”,人们说他“疯了”,他被杀害,人们“潮水”般地去看热闹。本是一家人哪!流血的不知道为谁流血,吃血的不知道吃了谁的血。以互不关心为始,以同归为尽为终。鲁迅先生通过夏瑜这一角色,表达出同情、赞美,也表达出当时民众的落后愚昧,统治者的凶狠残忍。同时也道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:没有获得群众的大力支持,但文中在清明节坟头出现的花环,说明革命者仍然在怀念他,革命火种还没有??也不会被扑灭。它在黑暗中给人以希望。飞到坟头,是一个封建迷信者的悲哀!

正鲁迅先生的一句话让我久久不能忘怀:当时的社会就像一个大铁笼子,外面有火慢慢灼热铁笼,而笼中的人兀自沉睡不醒。而鲁迅的文章,不是清风不是明月,相反,是匕首,是投枪!他以自己的赤子之心为磨刀石,磨砺出寒光逼人的刃,刺进敌人的胸膛!鲜血流淌,只为了唤醒一个民族沉睡千年的灵魂。

值得庆幸的是,在对历史的不断探索中,中国人最终找到了只属于我们的富有中国特色的革命、发展道路。如今,中国早已摘掉了“东亚病夫”的帽子,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。中国站了起来,走向了属于自己的辉煌。然而,鲁迅先生英年早逝,并没与看到他一直所盼望的民主共和的实现。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,鲁迅先生,用他胜过任何利剑的笔,激励了——现在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为祖国献身,我们应该永远的记住这位文学家,这位革命家,这位思想家。

Quin_Meow

阿巴阿巴阿巴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微信扫一扫,分享到朋友圈

读鲁迅小说有感
返回顶部

显示

忘记密码?

显示

显示

获取验证码

Close